兀指什么生肖?
“元”字有四种写法,即上中下结构、左中右结构、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。其中只有上下结构的“元”字与地支的“丑”字形状相同;而左右结构的“元”字和左中右结构“元”字,在甲骨文和金文中,则分别像两棵树或三棵树的形象。“元”字与“丑”“寅”“卯”等字的最初字形应该相近。
那么,为什么十二地支中的“子”“午”“卯”“酉”等字的字形,现在多已经发生了变化呢?因为古人把这些字写作象形文字的时候,这些字的本义早已经不用了(或者说没有保留下来),所以古人就根据这些字表示的意思,造出了新字来代替这些古字。如“子”本像婴儿,但“子”表示第一的意思时,用“一”表示,“子”作第二的意思时,用“二”表示,这样就把“子”写成了数字的字形。又如“午”原像箭在弦上之形,表示中午的意思;后表示第十二的意思时用“戌”字表示,于是把“午”写成了数字“十一”的样子。再如“卯”的原形像开门框,后来借用作农历二月得名称,为了表示农历二月这个意思,就在左边加月字旁,形成现在的“卯”字形。
而“元”字由于表示的第一二意思都用“一”字表示,第三意思用“三”字表示,所以“元”保留了最初的形状。 据此推断,“元”字最可能代表的是虎或者兔。因为“一元复始,万象更新”,从“元”的字形看,应该是动物在“首”新草“萌”发之际。而十二生肖中,虎和兔最先出现(应该不是偶然),而且它们第一个发春的时节刚好在农历正月和二月。另外,中国农历的大月到三十是“二十九”而不是“三十”,这是因为古人计算月亮盈亏周期为二十九天多一点,而每个月的最后一天都凑足“二十九”。而每年最后一个月最后一天总是尾数是“二十九”,这正好符合“元”字形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