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行壬午月属什么?

钱承斐钱承斐最佳答案最佳答案

“天干地支”中的“地支”,就是古人用来记录月相的符号,被称为“月建”或“月纪”。 农历每个月由一个“中气”与一个“节气”组成。 每一个二十四节气又由两个“中气”和三个“节气”组成。 每一个月有三个“节气”和一个“中气”,而每个节气的日期是固定的,都是15天;其中“中气”通常位于中间,左右各有一个“节气”。 月相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不断变化,从新月(朔)到满月(望)再到新月(朔),这个过程就是“周月象”;每个“周月象”也对应一个干支纪月。 例如2004年2月19日的《新京报》报道:“2月18日0时46分迎来‘雨水’节气……”这里的“雨水”即是“节气”的名称。 再如2006年3月11日的《新京报》报道:“3月10日22时45分迎来‘惊蛰’节气……此时节,气温回升较快,草木发芽。” 上面这些报道里的“节气”“雨水”“惊蛰”等,就是根据月亮的“周月象”制定的。 那么,月亮的“周月象”具体是怎么样的呢? 比如,2004年2月19日至25日,月亮运行的路径如下: 上图中黄圆圈的日期为阳历日期,黑圆圈的日期为农历日期。 “雨水”这个节气是在阳历的2月19日,而对应的农历月份是正月,所以黑圆圈里面标注的日期是“正月十九”而不是“雨水”。

通过上面的路径图可以明显看到,月亮从初一开始逐渐变亮,到初三变成满月,然后又从初七开始慢慢暗下来,到清明节气之前彻底熄灭,这就是一个“周月象”——也就是古人所说的“月建”。 随着地球围绕太阳公转,月球也围绕地球旋转,因此月球上的“月纪”也是变化的。 但是由于月球自身不发光也不发热,所以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背面的情况——“月纪”的变化只能以“阴历”方式记载。

殳子颜殳子颜优质答主

纳音:杨柳木 土中,即甲寅乙卯,是长生的意思。 五行纳音的排布是这样的(以十天干为例):金→水→木火土→金水木→水火土,而其中只有五个字代表阳,两个代表阴;阴阳相生为顺,相克为逆。所以“水生木”这个顺序是对的,但是“水克火”或者“土木克土”就不对。

关于阴阳的问题其实很多,在这里说不明白,有兴趣可以去买一本《周易》来看一看。

我来回答
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,文明评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