蚌埠几大景点?
1、怀远明光寺 在蚌埠市怀远县包集镇境内,古有四塔,今存三塔。明永陵之师僧中峰妙严禅师所建,明太祖朱元璋为该寺御书“龙兴禅院”匾额。 2、蚌山 位于淮河北岸的南山上,距市中心约6公里,总面积3.5平方公里。由于此山是古代盛产蚌壳而得名。山上古迹颇多,尤以“龟山晚眺”和“珠园”两处胜景最为著名。 在蚌山西南麓,明代万历年间建有一座关帝庙(旧称“武圣宫”)及东西配殿等建筑群。东面是文昌阁;西面是观音阁及娘娘殿。现在除观音阁及娘娘殿外都毁掉了。 相传明嘉靖年间,蚌埠西南有一村庄,连年遭灾,百姓苦不堪言。一天夜里,村民们梦见一白发老人说:“此地属龙脉之地,你们村前有一蚌精作怪。明天可备香烛纸马到南山去放火。只要将山下的一只大蚌烧死,就可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了。”次日天刚亮,村民就带着火种进山,果然发现有一只大蚌卧在山脚旁的水塘里正在吐珠呢!大家就点起熊熊烈火,将这只大蚌烧死了。从此这里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。为了纪念此事,人们就在山脚下修建了一座庙宇,供奉关羽之神像,叫“关老爷庙”(也叫“武圣宫”),并逐渐形成了民间庙会,远近香客纷纷前来烧香祈祷求安。
解放后,人民政府对关老爷庙进行重新修缮,并陆续增修了不少亭台楼阁,辟建了一个公园,供游人游览休憩。现已成为蚌埠市一座规模较大的公园。
3、禹王宫 位于市区南端,原是清代道光年间由乡民捐资建造的一座小型庙宇。清同治六年(公元1867年),安徽总督英桂题字“怀远会馆”,光绪十年(公元1884年)又扩建重修。
抗日战争时期,国民党安徽省政府迁驻于此,改名为省党部怀远分会。解放后,省政府移至合肥,这里成了市党政机关所在地。1958年,国务院副总理兼外贸部长李富春同志来此,题写了“蚌埠港”三个大字,从此得名“禹王宫”。现已成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。